心眼子又多,嘴巴厉害,又有手腕,下手又狠。
众人同情地看向杨荀、杨茭两兄妹,陈氏心里暗爽,努力地憋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杨荀坐在地上骂骂咧咧,杨茭想骂,就是嘴痛的张不开。
杨依依打了人,心里痛快。
对杨侍郎道:“父亲,您不管管您那好儿子,这嘴巴怎么这么臭,一直骂骂咧咧的。
骂我还好,要是骂到我的爹娘,我是打他呢还是打他呢?”
杨侍郎也给这些儿女气得够呛,骂道:“你们这群孽障,好端端的,一见面就跟乌眼鸡似的,非要斗起来。
就不能消停些。”
杨依依笑道:“两者相斗,先撩者贱。
我与姑母说大事,他们跳出来一通贬低。
你是没听见,还是没看见。
杨茭敢骂我母亲,不是要弄死我们母女吗?你那个时候不管,现在知道骂人了。
新版的《三字经》上有一句,子不教,父之过。”
杨姑母在一边看着,心里叹道,原来女孩子也能这么厉害。
我在豆家被欺负得没法过,还要靠兄长解救。
看看我这七侄女,一个人就把五哥全家斗翻了,文斗武斗都是厉害的角色。
这位出身农家的五嫂到是个有福气的,嫁的丈夫能给她地位,生的女儿能替她撑腰。
老夫人看了一眼窝囊的五儿子,心里暗叹。
杨侍郎只得开口道:“荀儿,别说话了。
我让人把你扶回去,找个大夫看看。”
杨荀道:“父亲,您也不管管杨七,她要造反了。
这是第二次打我们兄妹了,我母亲去的早了,就让别人这么欺负我们呢。”
杨侍郎叹道:“你母亲是去的早了,没有教养你们。
你继母从没有刻意欺负你们,倒是你们一向刻薄继母。
你以为皇后娘娘为什么夺了茭茭管家这件事,并不是偏向陈氏与杨七,为的是三件事。
第一件,你们爱吃生烤鸭的事,被家里的仆人说出去了,御史大夫知道,帝后就知道了,生了好大的气。
第二件,荀儿在平康里的南曲班与人争花魁,打坏人的事也瞒不住,让那家人给告了。
第三件,你们在背后辱骂继母的事也被御史参了。
皇后大怒,要不看在本家的份上,要治罪咱们家呢。
只是罚了我的俸,夺了茭茭的管家权,就是轻拿轻放了。”
老夫人变了脸色道:“杨梧,这么大的事,你不早说。
什么是生烤鸭?争花魁打坏了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当什么人辱骂陈氏了,御史怎么就知道了?”
杨荃先说了生烤鸭的事,老夫人气的脸都黑了。
杨蔚再说了争花魁的事,说把陈御史的外甥,江州刺史的二公子姜放给打坏了,左胳膊断了,里面有碎骨,一直痛,现在还在找上好的骨科大夫呢。
至于辱骂刻薄继母的话那可就多了,兄妹俩是从来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就随口骂习惯了。
陈御史心痛外甥受了伤,就抓住了这些事,一古脑参了上去。
帝后听了这些事,可是气坏了,早想收拾杨侍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