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里,林粤生组织了几场针对高管团队的小范围会议,重点展示系统生成的模拟结果和优化方案。
面对直观的数据和模型,一些原本持反对意见的高管开始动摇。
“如果能按这个方案推进,风险确实可控,而且收益很有吸引力。”
一名资深高管表示赞同。
然而,也有一些人仍然持保留态度“模拟结果固然漂亮,但实际操作中变量太多,万一失控怎么办?”
对此,顾清欢从容应对“系统提供的并非一成不变的方案,而是动态调整的工具。
只要我们实时监控数据,就能随时修正计划,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会议结束后,虽然分歧并未完全消除,但整体氛围已经缓和。
林粤生意识到,这只是破冰的开始,要让所有人心服口服,还需要更实际的成果。
在系统的支持下,东南亚市场的试点计划迅速成形。
曼谷被选为首站,这座城市不仅有庞大的中产阶级消费群体,还对粤菜文化有一定的认知度。
林粤生为此成立了专门的“东南亚市场开发小组”
,由顾清欢担任负责人,负责制定详细的执行方案。
与此同时,供应链优化模块也开始发挥作用。
系统分析显示,通过与泰国当地的食材供应商合作,可以显著降低物流成本,同时提升菜品的新鲜度和本地化程度。
在试点启动之前,小组内部围绕品牌定位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有人主张坚持传统粤菜的正宗风味,而顾清欢则提出,可以在保持正宗的基础上,融入一些本地化创新。
“例如,我们可以推出一款加入椰浆和香茅的粤式点心,这样既保留了粤菜的精髓,又迎合了泰国人的口味。”
顾清欢的提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
最终,小组决定采取“双品牌策略”
一方面通过高端餐厅树立正宗粤菜的形象,另一方面以平价外卖服务快速占领大众市场。
经过一个月的筹备,试点项目终于拉开帷幕。
林粤生亲自飞往曼谷,为公司的首家海外旗舰店揭幕。
这家餐厅位于曼谷市中心的商业区,以极具岭南风情的装修风格和正宗的粤菜吸引了大量顾客。
与此同时,小组还在曼谷唐人街举办了一场粤菜文化节,通过免费品尝和厨艺展示活动,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活动当天,顾清欢站在舞台上,向观众介绍粤菜的历史和特色。
她的自信和专业赢得了满堂喝彩。
一位泰国媒体记者在采访中表示“这不仅是一家餐厅,更是一扇通向中国文化的窗口。”
试点计划的初步成果远超预期。
旗舰店的开业首周,日均客流量达到500人次,而文化节活动也吸引了多家当地媒体的报道,为品牌在曼谷市场的进一步扩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林粤生在总结会上表示“今天的成功只是开始,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数据和实践来完善这套模式。”
他看向顾清欢,微笑着说“接下来,就看你的系统还能带给我们多少惊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