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箬找了个理由。
爱信不信,反正理由我给了。
乔树也就是随口一问,他不在乎这些词怎么来的,他在乎的是,整个计划书的核心部分。
他们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为什么乔树会这么激动,这么说吧,一模一样的两家公司,一家是传统企业,价值五千万。
另一家是互联网公司,那么估值至少加一个零。
普通人会觉得太夸张了,可能吗?
真正的互联网人只会告诉你,保守了,可以再大胆一点。
“我们就是互联网公司,从打法到营销,再到销售和售后,全都在线上。
唯一落地的,只有工厂。”
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你可以不必有工厂,找人代工更好。
但介于他们的创新,没地儿找代工,干脆自己投资建厂,也更容易配合。
乔树刚才一直在看杜箬的计划书,他修改了一些杜箬认知不够的地方,也添加了一些投资人喜欢的内容。
他之前关于吸引投资人的一些想法,迅改变,他们不是传统企业,是互联网公司。
所以,也要找一些了解互联网的投资人。
“见投资人的时候,你跟我一起去吧。”
乔树出邀请,在这之前,他其实没打算带杜箬见投资人。
并不是说防着杜箬,只是觉得杜箬年纪太小,怕她不是很适应那种场合。
但杜箬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她应该上桌。
“设备已经定了,到了之后就安装在我现在的厂区里,单拉一条生产线,再招聘工人和设计师。
其他的后勤和行政都可以用现在这套班子,门口多挂个牌子。”
一套班子七八块牌子,是很多公司的现状。
不光物尽其用,人更是如此。
杜箬表示明白,创业期间都是这样,能省则省,干不成黄了损失也能控制在最小程度。
干大了,再扩建或是独立。
他们喝咖啡聊工作,但在来来往往的同学眼里。
“哦嚯,这俩是官宣了吗?”
回到宿舍,室友也问了一样的话。
“有合作。”
杜箬简单说了一点。
“就是你上回说个什么想法,然后就跟乔树合作了?”
周照还记得这件事。
李婷拍大腿,“你为什么不跟我合作。”
杜箬根本不用回答,别看她是富二代,但他们家生意上的事,李婷是插不上嘴的,周照更是如此。
“我们成长的度还是太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