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兵百万!
什么!
朕不是太子?》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
喜欢屯兵百万!
什么!
朕不是太子?请大家收藏:(91919191)屯兵百万!
什么!
朕不是太子?更新度。
只是没人能猜到,西凉和大唐两国的一把手,平日里那可是凭借书信你侬我侬,这两人只要不开口,西凉和大唐就绝对不会开战。
太平院,后院书房
李兆坐在熟悉的椅子上,听着曹达华和陈近南汇报出海的事宜。
靠着李兆提供的海图和路线图,这两人从不同的方向前往美洲大6和非洲大6。
虽然有海图提供的信息,但也难免遭受了不少的风波,一来海上捉摸不定的气候就让船队损失不少,不过历经两年多的时间总算是成功抵达了最终之地。
在路上两人所率领的船队都遇上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还有大不列颠的船队,其余诸多西方国家的民间过官方的船队亦是不少。
这让太子和老三都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以前两人都从来没将出海放在心上,如今看到了这么多国家都在争夺海洋,才明白了重要性,不禁感叹李兆之前所提及过的殖民手段,暗道,将海外之财汇聚于本国,这种买卖不就是等于是在抢钱吗,用一本万利来形容都毫不夸张。
李兆给两方所配置的火器和兵力都完全不逊色于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此番出海可谓是将大唐两个字的威名,深深的刻在了西方人的骨子里。
而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交手中,大唐更是以五胜一负一平,打出了赫赫威名。
曹达华和陈近南所带回来的不可估量的财物,大部分都是从西班牙无敌舰队手里抢的,这件事传回西班牙皇室,差点把西班牙的皇帝气得当场吐血,谁也不知道这支来自东方的神秘舰队,怎么会出现在他们所统治的海域。
在登6美洲大6和非洲大6之后,太子和老三都选择了做同一件事情,那就是修筑港口,建造城池,反正随行的能工巧匠很多,船上也不缺劳动力,短时间内便是站稳了跟脚。
尤其是李兆看到老三在非洲大6抓了许多奴隶的事情,心道,果然论起心狠手辣,自己这个三哥丝毫不比西方人手软啊。
不过对此李兆并没有什么评判,一个时代的人做一个时代该做的事情,站在不同位置上的人,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不同,说到底殖民地是侵略的行为,但这种行为无非就是利益二字,只是,弱者向来就没有讲道理的资格,大唐想要继续立于这个世界之巅,就必须要做这些事情。
对于曹达华和陈近南所立下的功绩,李兆自然不会吝啬给两人奖励,这两人所作之事无异于是给大唐开疆拓土。
几日后,朝廷册封两人为爵位便出,这两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居然会有封爵一天,分别成了大唐的庆海伯和忠勇伯,毕竟爵位可是能福泽子孙后代的东西,只要不干出造反的事情,这一脉人都能一生衣食无忧,这等于是直接跨越了阶层。
这件事情李兆也让人通过万民报和官府邸报,在民间大肆宣扬了一番,就是为了此计更多的人出海,固步自封永远不是出路,天朝上国也不过是黄粱一梦罢了,只有将目光放在更遥远的未来,长此以往大唐才能迎来完全不同的盛世。
至于那五千多万两银子,被皇帝老爹毫不留情的拿走了三分之一,只是挂了名就赚了一千六百万两,这种好事简直比天上掉馅饼还难,不过好歹大头还是留在李兆手上,李兆将大部分的银子都投入到了大唐城建公司,少部分则是用来充实自己的军资。
眼下被李兆看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大唐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的核心就是道路以及铁路
自四年前,第一台可以实用的蒸汽机在兰银城被制造出来之后,很快便开出更大型,输出动力更强的第二代和第三代蒸汽机。
有李兆提供的图纸加持,光雾山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不出半年便完善了蒸汽动力火车的雏形。
就在一年多以前,一条从临安城通往南京城的铁路便修建完毕,而且已经完成了通车,这条长达五百六十多里的铁轨,标志着大唐从真正意义上,迈入了全新的工业时代。
眼下各地州府的官员也意识到了铁路的重要性,毕竟铁路只要修到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就能家致富,为了自己的政绩,请求朝廷修筑铁路的折子,几乎已经堆成了山。
不过修铁路所需要耗费的银子庞大,即便国库如今并不差钱,也可能让各地州府都修筑铁路。
而后李兆又提出了民间集资的办法,让民间的商贾和地主出资修,皇室宗亲和官员也可以参与,所修筑的铁路在往后的盈利,这些出资人都可以长期的进行收益,而且还可以买卖收益权,虽然短期看这笔收益比起投入的银子,要显得微不足道,但很多人都是聪明人,他们看得出这是一次机会。
和朝廷共同修筑铁路,一来可以将自己的利益与朝廷捆绑,二来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笔可以一直享用的保险,毕竟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家族可以一直兴盛,而这铁路收益无疑是一笔长期收益。
李兆的桌案上堆放着没过头顶的文书,虽然李兆不是太子更不是皇帝,但需要他处理的事情依然很多,而且这些事情同样是关系到国本和民生,就比如股市的变动,哪怕是一点风波,都会导致民间动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