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有用,还能长这么大?
想想也是,早被木匠砍了。
这就有点意思。
是啊,不是没用才好吗?
那又为什么不承认自己是散木?
还为什么要发脾气?
何况那树也不是真的没用,不想有用。
第二天早上匠石把这个梦告诉徒弟,徒弟们就质疑说:它如果真的想没有用,为什么要当土地神呢?
匠石说:小声点,隔墙有耳!
这哪里是栎树自己要当土地神,是土地神附体于它。
再说了,它如果不是被人们当作了土地神,弄不好还是会被砍掉。
这么说,栎树还是为了保命?
但,为什么要说匠石是散人?
人,究竟应该成材,还是不成材?
那就再看两个故事。
本节故事见《庄子·人间世》
大葫芦瓜
这个故事还是跟惠子有关。
事情也许发生在讲完凤凰和鸱枭的故事之后。
惠子虽然被庄子嘲讽了一番,倒没生气。
那时,中国人还没学会喝茶,喝茶是东汉以后的事情。
所以,惠子要招待老朋友,多半是请他吃饭,喝点小酒。
酒过三巡,惠子又开始嘚瑟。
他说:知道吗,魏王送给我一颗葫芦瓜种子。
我种了下去,结果长出的葫芦能装六百斤米。
这东西可没什么用。
用它来盛水吧,皮薄盛不住;做瓢吧,要那么大的瓢干什么?我就把它砸了。
庄子说,你就不能用它做成腰舟?
腰舟是南方人的发明。
他们会用空酒坛子绑在身上渡江渡湖,名叫腰舟,意思是腰上的舟,相当于现在的救生圈。
不过,和能装六百斤米的大葫芦绑在一起,就不是腰舟,简直可以躺在上面漂荡江湖。
难怪庄子对惠子说:
夫子固拙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