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的人了然了,有些人不屑地咂咂嘴,就要走开。
为首的自然是那老大爷。
“嘿!
这不是那个打官司的丑妇嘛!”
不知咋回事,人群之中有人认出了丑妇,立马惊叫道。
这下好了,那些个不屑地努嘴要走的人也顿住了脚步子,不走了。
“哦哦,俺听说了,就是那个靠卖臭豆腐卖出一千两的那对母子吗?”
有人就询问知情人,又说:“哎哟喂,俺看着丑妇脑子也不大好使,听说她的那个一千两呀,用去造桥了。
笨!”
“就是说呀!
笨!”
立马有人接话茬子:“要是俺有那大好运,得了那么一大笔的横财,俺还造啥桥呀,干脆啊,在这镇上买上一个小院子,雇用几个丫鬟小厮啥啥的,享着福咧!”
春娘听不下去了,就安慰丑妇:“这些子人,是嫉妒你!
妹子,你呀,别放在心上,这些个话呀,左耳进右耳出,就行!”
丑妇倒是反过来安慰春娘:“不气的,人呀,总是逢高踩低的,有几个像是春嫂子和李三姐姐一样的?记得那公堂之上,愿意帮衬我的,可就春嫂子和以前兰娘子豆腐坊的两口子咧。
人的好呀,要用心去体会的。
你糊弄我,我也就糊弄你了。”
忽然冲着身旁的平安眨眼:“儿子,你说说看,这叫啥道理?”
平安想都没想,就接话:“这个呀,叫做‘人敬我一尺。
我敬人一丈’。
阿娘给平安说过的哦。
平安记得呢!
还有一句呐叫做‘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丑妇暗自点头,满意地笑了笑,这才对春娘说道:“春嫂子,瞧!
我儿子都明白的道理,我呀,才不会自己为难自己咧。
村里人可不都像柳家老宅那样的。
老村儿一家,春嫂子一家,还有李三姐姐一家子,可不都是对我好的嘛?”
说完,转过身子。
向着那围观的百姓,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热情地招呼道:“嗨嗨!
既然大家伙儿都认识我丑妇。
我呀,就说一句不客气的话。”
她笑容极具感染力,“这里的叔叔婶婶,姐姐妹妹的,也有吃过我的油炸臭豆腐的。
那味儿,不用我说,就是好的,不然呐,咋人家‘珍馐坊’愿意花大价钱买秘方子咧?对不?”
她的声音平和中带着一丝笑意,听在人的耳朵里。
舒服不刺耳。
让人渐渐随着她的话,随着她的步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