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网

第52章(第1页)

>

二是不恰当的修饰及反语法与非逻辑化表达。

修饰要恰当,措词要准确,表达合语法,形容合逻辑,这些原则是对语言的基本要求,文学语言更当如此。

“咱家感觉到木撅子已经增添了份量,知道已经有不少的香油滋了进去,(改变了木头的习性),使它正在成为既坚硬、又油滑的精美刑具。”

(P380)

“习性”

一般用于人或动物,用于无生命之物,是不妥的,其实“改变了木头的习性”

这句话完全可以删汰;另,“正在成为”

似亦别扭,汉语似乎并不如此强调时态的,故“正在”

二字删之可也。

“那时他打定了寻死的重建的事理,对这些(触目惊心的)消息充耳不闻”

(P320)

用“触目惊心”

形容“消息”

,不当,可改为“骇人听闻”

或“(蛊)惑人心”

“他暗自(盘算)着那辆骡车(的容积),是否能盛得下三个身材高大的德国兵。”

(P336)

“的容积”

三字,显系蛇足,可删。

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臭气,招引来(成群结队)的猫头鹰。

他们在空中(无声无息)地盘旋着,(不时地发出)凄厉(地鸣)叫。”

(P507)

“成群结队”

的形容不妥;“无声无息”

与“不时地发出凄厉地鸣叫”

矛盾;“地”

改为“的”

“婆婆(挥舞)着小脚,持着刀子扑过来。”

(P148)

“挥舞着小脚”

,不可思议,用一“颠”

字,岂不更佳?

“事后他感到不寒而栗,如果当时被钱(丁)咬住脖子,他就会被连连地(蚕食进去);如果被咬住耳朵,耳朵绝对没有了。”

(P243)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