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一位黑袍老者踏入,目光深邃,气场不凡。
老者拱手:“久闻诸位编撰《墨韵千秋》,心怀大义。
我乃江湖藏书人,游走四方,见多识广。
今闻你们受谣言所困,我有一计,可寻几位德高望重的文坛大家为书作保,昭显原创。
再于京城举办大型文化论辩会,邀各方文人切磋,借机宣传,必能破局。”
众人听后,眼睛一亮,却也有些犹豫。
苏御问道:“前辈所言虽妙,可文坛大家怎会轻易相助?论辩会耗费巨大,如何筹备?”
老者笑道:“我与几位大家素有交情,可代为引荐。
论辩会嘛,我亦有富贾朋友愿出资赞助,只看诸位敢不敢放手一搏。”
一番商讨后,众人决定冒险一试。
在老者牵线下,他们拜访了文坛泰斗柳公、史学巨匠欧阳先生等。
众人呈上书稿,详述创作艰辛,柳公翻阅后,大为赞赏:“此书立意深远,内容精良,当得起老夫助力。”
欧阳先生亦点头:“乱世之中,有此传承之举,可敬可佩。”
有了大家支持,京城论辩会紧锣密鼓筹备起来。
苏御、陆文等日夜打磨讲稿,力求在会上展现书稿精髓;唐寅负责布置会场,将书画元素巧妙融入,营造浓厚文化氛围;林婉兮则联络各方文人,广邀请函。
然而,临近论辩会,麻烦接踵而至。
先是传来消息,有人暗中收买了部分文人,意图在论辩会上搅局,让《墨韵千秋》出丑。
接着,负责运送重要资料的马车在途中遭遇劫匪,书稿样本和关键文献被劫走,众人顿时心急如焚。
苏御强压心头怒火,冷静分析:“当务之急,是找回资料,稳住局面。
我带几个人去追劫匪,陆文、唐寅,你们重新准备备用资料,以防万一。
林婉兮,你继续与各方沟通,确保论辩会如期举行。”
分工已定,苏御带着身手矫健的家丁,沿着劫匪逃窜方向追去。
山路崎岖,荆棘丛生,他们马不停蹄,终于在一处山谷现劫匪踪迹。
一番激烈搏斗后,成功夺回资料,但苏御也受了轻伤。
另一边,陆文和唐寅争分夺秒,重新整理备用资料,熬了几个通宵,眼睛布满血丝。
林婉兮四处奔走,安抚受邀文人,解释变故,凭借真诚赢得了大多数人的理解与支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论辩会当日,京城文坛、商界、政界人士齐聚一堂,热闹非凡。
苏御虽带伤登台,却依旧慷慨陈词,讲述《墨韵千秋》创作历程与文化价值;陆文旁征博引,解答历史疑问;唐寅现场挥毫,以书画诠释书中意境。
台下观众听得入神,掌声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