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式特别老旧的一件羽绒服,在七十年代穿都挑不出来错的那种款式,配色。
直筒一件,黑色为主,搭一点点红色。
嗯,八十岁老太太穿这个,都不会有人多看一眼。
但是价格便宜啊!
特价处理,15o一件!
不知道是不是积压了好多年卖不出去,才降价卖。
这个颜色款式,是真的不好看。
张红英穿上,二十岁小姑娘一下子看上去像四十岁。
而且特价还要一百五。
但是穿过羽绒服的张红英,知道一件羽绒服的防寒功能多牛。
张红英咬咬牙,把这件羽绒服买下来了。
她安慰自己:“反正外面要围围裙,衣服保暖就行。”
衣服买了,鞋子也要买。
上身还有灶台的热气熏着,地面可是冰凉一片。
张红英又花一百块钱买了一双带毛的皮鞋。
回了回了,够了够了。
抠搜的张红英拉住了还想再逛逛的张红英。
回到店铺,张红英打开门。
沈大林又回鸭湾村了,明天才能回来。
张红英打算今天凑合再等个个把小时,看看有没有人来。
还剩下一只鸡,大概十碗量的鸡汤。
面条卖完了,泡好的米线还有一些。
卖不掉就给一些老陈师傅,再带回去请养猪场的老金师傅,张旭萍,曹大爷,还有那三个大学生吃。
张红英正在心不在焉的斩鸡。
除了挖树工人,别人买鸡都不会买整只的。
突然听见一个怯怯的声音:“老板,你是广西人吗?”
张红英扭过头去,门外一个又瘦又小的男生,脸上堆满了笑容,又问了一遍:“老板,你是广西人吗?”
张红英摇摇头:“我不是广西人,我是本地的。”
“哦,”
男生有点失望,过了几秒钟,又鼓足勇气说:“那,老板,你店里需要人干活吗?我什么都能干。”
张红英正想摇头,又想起什么,打量了男生一眼。
已经十二月底,接近元旦了。
最低气温已经接近零度。
白天最高气温也不过十度左右。
那还是得在阳光下。
男生还是穿着一双塑料拖鞋,衣服很薄,看起来在瑟瑟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