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用怎么打广告,学生之间,话传的飞快。
就一两天时间,全校都知道了鸡汤米线可以提前预定。
只不过知道归知道,销量增长很有限,远远不如张红英预计。
当然她的活也轻松很多,原本来窗口排队的,改成在教室里等送货上门了。
只有没有提前订的人,才会依旧到窗口排队。
或者只喜欢吃面条不喜欢吃米线的学生,也会来窗口排队。
窗口排队等买米线面条的人,降到了七八十个。
加上外卖的一百六七十,每天中午能卖出二百四十份左右米线。
勤工俭学的学生倒是有了十几人。
基本上一个专业一个跑腿的。
张红英乐呵呵的看着他们取走餐点,又送回来饭盒,帮忙洗干净才走。
只有左成林还会留下来看看有没有其他可以帮忙的。
比如说给挖树工人端端面条之类的。
两个人都轻松了很多,沈大林捶腰的次数都少了。
农村壮劳力需要挑担,需要干很多重体力活,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那都是很常见的。
还有人直接把椎间盘崩裂了的。
从这点来看,田改树也是好事。
都有了工作,可以拿工资以后,买点米吃就不是什么难事。
原来油水少,一家人一年总要吃掉几千斤稻谷。
现在直接有碾好的米下来售卖,荤腥也可以经常吃到,粮食消耗自然而然就下来了。
店里一切进入了平顺阶段。
不过随着气温降低,地面开始出现了冰冻,挖树的工人也开始休息了——顾客又少了一批。
“学生仔放寒假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关门回去?”
沈大林问道。
张红英皱眉:“我跟家里说的,一直是说在苏州跟着王师傅做裁缝。
裁缝过年正是忙的时候啊,那么早回去,她们肯定不相信的。”
“噶么哪哈办呀?”
沈大林也没想法:“要么你再找点其他事情做做?”
张红英摇头:“做了老板再去打工,那点工资看不上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