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到时候夹在轩辕和高辛之间腹背受敌,不如早做打算。
经过族中长老的一番讨论,深思熟虑,便同意了防风邶提议,举族投靠高辛。
一石激起千层浪。
轩辕王得到消息,立刻召集朝会,商议对策。
四世家中,赤水与神农唇齿相依,与高辛有关的大事小情,他们现在全都作壁上观,赤水海天称病不朝,只有一个未来族长赤水丰隆在朝中,做着不大不小的官,说话没什么分量,做不得主。
西陵氏族长虽到了轩辕城,但始终一言不。
虽然西陵氏不认西陵缬这个女儿,可她毕竟出自西陵,自家女儿被苛待侮辱,刺瞎双眼含恨而终,终归是西陵一族都失了颜面,西陵族长对轩辕王,并无几分好感。
再加上如今拥有西陵血脉的颛顼在轩辕并不得势,他们若是此时投入人力物力,将来若是别的王子王孙上位,他们不仅可能血本无归,还会受到打压,亏本的买卖,世家一定不会做。
轩辕王问起他的意见,他便推说自家远在蜀地,鞭长莫及。
鬼方氏神龙见不见尾,干脆连代表都没派一个。
只有涂山氏,一改往日明哲保身的态度,明确支持轩辕出兵讨伐离戎氏。
涂山氏没有族长,便派了一位长老代表太夫人来到轩辕山。
因为在高辛受到重创,近三分之一的产业都被没收,自家老巢差点被小夭和防风邶端了,生意上也一蹶不振,仅存的嫡系继承人半死不活。
整个青丘的怨气都快把太阳遮住了。
这样的内忧外患下,太夫人也顾不得什么祖训家规了,一心只想把在高辛丢掉的产业夺回来。
老太婆认为,只要抓住防风邶和小夭,还有防风意映,用他们三人的祭养识神,涂山家一定可以重塑辉煌。
有了大荒富(现在存疑)的明确支持,财力物力上没有后顾之忧,轩辕王决定,出兵讨伐离戎氏。
一来他要向中原出信号,若氏族有异心,轩辕绝不姑息。
二来,大荒盛传高辛近年兵力强盛,轩辕王想试试高辛的实力。
但在朝堂上出现了很奇怪的景象,自古武将主战,文官主和,轩辕朝堂,反其道而行,以应龙和离怨为的军方代表,全都主和,理由是高辛王近十年来励精图治,政通人和,国力兵力今非昔比。
况且离戎氏与高辛毗邻,轩辕虽然坐拥中原,但中原各族并未归心,此时若起大战,必会内乱。
应龙因为轩辕妭和小夭的关系,可以说是俊帝安排在轩辕王眼皮子底下的内应,自然是为俊帝说话。
其实,他这么说,一方面是实话,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激轩辕的胜负欲。
轩辕王和他的儿孙们,各个都是争强好胜的性子,哪里听得进应龙的良言,眼前明晃晃的一个夺嫡的大好时机,他们怎能错过。
黄帝的儿孙纷纷上书,请求带兵出征,就连不敢轻举妄动,养在朝云峰的颛顼,都不想错过这个大好机会,跪请轩辕王同意他挂帅出征。
始均听说他那灵力被封,废人一个的哥哥也想争功,特意奏请轩辕王允准,上山看望颛顼,见了面当然免不了一番言语讥讽,气得颛顼差点毒。
七王是轩辕王现在唯一活着的儿子,虽然蠢笨但毕竟是王子,说话比始均更有分量。
他奏请轩辕王,同意自己和三个儿子带兵出征,以禺疆为将,讨伐离戎氏,只留长子留在轩辕照看家业。
这样,就可以巧妙地避开亲近颛顼的应龙离怨,不必担心战功被抢。
轩辕王考虑了七日,最终同意了禹阳的奏请。
一个王子和三个王孙,带着年纪轻轻的禺疆,挂帅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