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沉默了许久没有说话,还跪在地上的张诚疯狂揣摩着圣意,心想道:“皇帝陛下您到底还想不想要‘翻旧案’啊?怎么不说话啊?”
皇帝一直不出声,张诚猜测皇帝应该是想要翻旧案的,但苦于背后有人搞鬼,加上如今繁事之多,各地都有战乱天灾,这种时候要是再将张居正拉出来鞭尸,实在是属于乱中添乱了。
有了猜测的张诚不敢再接话,事实证明他猜对了皇帝的心思,但却只猜中了一半。
朱翊钧本来不想翻旧案的,但被张诚这样一提醒,他倒是生出了想要翻旧案的念头。
然而现在的事情那么多,那样乱,在这种情况之下,实在是不适合更‘乱’起来了。
想到这些烦心事,朱翊钧只觉得自己的右脚更疼了,望向桌上成摞让自己下罪己诏的奏本,他不由得叹了口气。
();() “难道真要下罪己诏吗?”
朱翊钧心中问自己,他望向窗外,抬头仍是烈日当空。
他不想下罪己诏,可是京师的天,已经有九个月没下雨了。
“难道老天爷真的在惩罚朕吗?”
朱翊钧怅然叹息道:“难道朕真的做错了什么,惹得苍天对朕的子民们降下天灾嘛……”
这样的话,一旁跪地的张诚当然不敢接,他只敢伏在地上,假装自己是这乾清宫内的一块金砖而已。
最终,朱翊钧还是提起了笔来。
说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下罪己诏,至于上一次下罪己诏……
那是万历七年,那年的朱翊钧已经十六岁,并且已经成婚了。
在朱翊钧成婚前,李太后一直都跟他一同住在乾清宫中,名为照看,可在逐渐长大的朱翊钧看来,这是监视。
好不容易成婚了,李太后自然也不好再跟儿子住一块儿,于是她搬到了慈庆宫,而朱翊钧也终于逃脱了老母亲那几乎寸步不离‘监视’。
初出鸟笼的鸟儿是十分兴奋的,享受自由的同时,却也是在四处乱飞。
朱翊钧便是在四处乱飞。
当时,朝中一切大小事都有张居正手拿把掐,朱翊钧这个皇帝除了盖章批红以外,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权利。
加上母亲李太后总对他说:“你现在还年轻,凡事听张先生的就行了,等你三十岁了,稳重些再来做主。”
朱翊钧不敢忤逆母亲,也不敢质疑张先生,既然如此,他也不想再挣扎了,干脆当个甩手掌柜,快活度日。
于是乎,成亲后的朱翊钧,既没了母亲的时时监视,也没有政事烦扰,所以他开始放飞自我了。
这一飞许是太快,犹如六娃撞到妖洞大门上一般,朱翊钧险些一头撞‘死’。
其实他也没做什么,就是下令砍了一个宫女的头发做惩罚而已,又下令把劝他的太监打了一顿板子而已。
直到现在,朱翊钧都没觉得自己当时做的有多过分,毕竟他可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掌握着全天下人生杀大权的天子。
然而,正是这样的‘小事’,却是险些让朱翊钧这个高高在上的天子,从皇帝的宝座上摔下来。
李太后得知了此事,是冯保告的密。
朱翊钧不明白母亲为什么会那样生气,她一边哭诉着对他的失望之意,一边骂他怎会变得如此昏庸。
李太后甚至还拉着他去了太庙,让他跪在列祖列宗面前,并扬言要废了他这个昏庸的皇帝,再立他的弟弟朱翊?为皇帝。
当时的朱翊钧吓傻了,一听到自己要被废掉,他哭着求李太后不要废了他,并表示自己以后一定会改过自新。
李太后表示不愿,最后还是朱翊钧的嫡母,仁圣皇太后陈氏出面替他求情,李太后才勉强答应不废了他这个皇帝。
李太后虽然答应了不废掉朱翊钧,然而却是要让他去找张居正认错,除此之外,李太后还给了他一本书――《霍光传》
朱翊钧不想成为刘贺,他不想像刘贺被霍光废了那样,被张居正给废了。
所以他只好硬着头皮去找张居正,并将自己犯下的那些‘错’极其难为情地告诉了张居正。
当时的朱翊钧十分希望张居正能够跟他一样,认为这件事是李太后‘小题大做’,走个过场差不多就完了。
然而,张居正在得知此事后,不仅斥退了他身边的近侍,还亲自提笔,以他大明天子朱翊钧的名义,写了一篇“词过挹损”
的罪己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