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辞了张大夫,黍汐一家这才放心回了刘家村。
路上,陈氏提出建议:“阿黍,要不我们也在梨花镇租一个小宅,这样每日在食铺备货也方便,不用一直两头跑。”
黍汐思索片刻,既然目前还没有开酒楼的计划,不如就先听阿娘的话。
“阿娘,老宅也需翻新了,镇上的屋子我来找,最好就在铺子附近。”
陈氏欣慰地笑了,自从开了食铺,现在日子越来越好。
回到家,堂姐玉瑛在黍汐家门前等候。
她走上前,将一个披帛拿给黍汐,说道:“阿黍,快冬至了,这个披帛送你,上次多谢你替我解围。”
披帛的两肩,刺绣着金色的麦穗。
见堂姐要走,黍汐把她叫住。
“玉瑛姐,你的绣工如此好,其实可以去镇上的绣坊找一份工,女子不一定非要养在深闺之中,成为别人欣赏的花瓶,也可以在外谋生,自强自立!”
“自强?自力?阿黍,我明白了。”
玉瑛走后,楼兰儿拿过披帛欣赏起来,赞叹道:“这绣工真好,阿黍,还是你玉瑛堂姐明事理。”
黍汐将玉瑛从那彭家解救出来后,还未见二叔一家上门感谢过,后奶就更别提了。
但是最近,那老太婆倒不会来门前叫骂,而是选择绕道走。
翌日,黍汐与楼兰儿来到张大夫医馆,查看少年的伤势。
少年已然清醒,半躺于床上。
张大夫女儿由芳正在给她喂食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