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荣闻言,看向简大夫,似乎对他的话感到有些疑惑。
“其实我自己也不太肯定,只是有个猜测。”
晓年一边说着,一边仔细思考这个可能性存在的概率。
刚听郑荣说那个人是他简家四房的堂兄,而且是因为“食尸”
而被称作恶鬼的,晓年只觉得这是一桩骇人听闻的异事。
但当郑荣说只有人见过他分解尸块,但却无人真正见其“食尸”
,再联想到简家乃宁安有名的医药世家,晓年心中隐隐有个更加惊世骇俗的想法。
——难道这位简晓意堂兄,是在从事解剖学的研究?
在晓年的“故乡”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有位伟大的解剖学家,他冒着受宗教迫害的危险从事人体解剖,后著有一部解剖学巨作,系统而完善地记述了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构造。
之后的几百年间,先后有先驱发现了血液循环的原理,创立了组织学,细胞学,发展和深入了神经解剖学的研究,直到近现代临床医学的开端……
毋庸置疑,解剖学在医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而据晓年所知,解剖学的研究在古时的九州已获得一定的成就,《内经》中提到的“若夫八尺之上,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循切而得之,其尸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皆有大数”
,就是较早的理念。
但由于人们长期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这一学科之后未能得到较大的发展。
如果这位堂兄真的在做这方面的研究,那他可比晓年的祖父还要具有“反骨”
!
想到这里,晓年也不禁想尽快知道自己的猜测是不是正确的,他对郑荣道:“能否请人再跟着我那位堂兄,或者想办法让我去看看他?”
要知道这个人是不是“食尸”
,还是什么有关于此的癖好,亦或者真如晓年猜想的一样,是在做先驱者的工作,都只有眼见才为实。
“明日我要代曾祖父去给先辈上香,若是可以的话,明晚我想见见晓意堂兄。”
他们在宁安只待这两天,过了明晚,后天一大清早就要离开,若想搞清楚自己的猜测是不是正确,只有明天晚上的机会了。
郑荣看向晓年,对他眼中的迫切虽有不解,但最后还是点点头:“好。”
事实上因为晓年白天表现出了对简晓意的关注,现在就有郑荣的手下跟着他,所以才知道对方今日也出城去找城中衙役弃尸的地方了。
相比于有求必应但容易“管东管西”
的煜亲王,以及生性比较谨慎而且特喜欢“打小报告”
引来煜亲王的蒋长史,郑荣对晓年的要求一般不会反对,而且多半还会竭尽全力地做到。
所以他说了“好”
,晓年就非常感到放心。
等郑荣从简大夫的屋子出来,再去找蒋智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