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眼目睹同伴被雷劈死的惨状后,三人面对郅玄时总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恐惧。
“罪人谨遵公子命令!”
想清楚之后,三人伏身在地,作出相同的选择。
郅玄对这个结果十分满意,当日就下达命令,安排人手送他们回西都城。
“入城后大张旗鼓,务必令众人知晓。”
府令深谙郅玄的意图,召来的都是专精此道的属民。
这些人能言善道唇齿伶俐,且对郅玄忠心耿耿,百分百能完成任务。
在离开之前,郅玄让人给三名刺客各送一金,并赏赐丰盛的饭食。
侍人摆出的器皿堆满桌子,明显超出三人能享用的规格,令三人受宠若惊,只觉一腔热血冲头,竟然伏身在地,大哭道:“公子玄这般待我,实是悔不当初,愿为公子效死!”
事实上,郅玄并非有意为之,而是看在三人很识时务,决定发一次善心,让厨下多准备一些菜,尽量丰盛一些。
负责厨房的侍人谨遵命令,公子让多准备就多准备,到最后超出数量,也只能一起送上。
虽说食器都是木盘木碗,没有逾越之处。
但菜肴的数量之多,寻常国人都难得一见。
三人认为自己受到尊重,这比密纪的承诺更让他们感动,由此才出现以上举动。
郅玄听到侍人禀报,不是很明白三人的脑回路。
府令却深以为然,道:“其为罪人,受如此礼遇,感激公子理所应当。”
因为礼仪不周开打灭国战的时代,这就是常态。
郅玄挠挠下巴,见府令一副理应如此却对三人颇为嫌弃的样子,决定什么都不说,以沉默保持人设。
三人用过一餐饱饭,隔日就随队伍出发。
三人的行动不再是被迫,而是全部出于自愿。
他们也不再想着设法保命,必要时,他们愿意用自己的血感激郅玄的礼遇之恩。
士为知己者死。
他们不敢称士,但也是顶天立地的昂藏之躯。
能以性命回报公子玄的礼遇,他们死得其所!
在被送出公子府时,三人跪地向郅玄叩首。
这样的大礼,别说公子和氏族,连国君都很少领受。
看到三人脸上的激动和热切,郅玄愈发不明白他们的想法。
这是古代版的斯德哥尔摩?
好像又不对。
实在想不明白,郅玄索性不再去想,交代领队一切照计划进行,就转身返回书房,准备给赵颢写信,商定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他已经想明白,不管今后有什么麻烦,眼前的筹码必须抓住。
密氏兄弟的行动提醒了他,无论明面还是潜在的敌人都不会给他充裕的时间,让他从容发展,直至壮大实力羽翼丰满。
要想破局,他唯有借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