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管不住自己,每日处理完政事,抬脚就往坤宁宫走。
海图,美食,下西洋的故事,甚至是重装过的福船,都吸引着朱厚照。
后悔几次,也是不长记性,一个劲往皇后身边跑。
相比之下,万春、长春两宫的美人自然被冷落。
张太后想说,被太皇太后和太妃压了下去。
“年少夫妻,正是如胶似漆的时候。
况且,帝后琴瑟相调,有益正嗣绵延,乃国朝之福。”
从大明门抬进宫的夏福,是元后,是帝妻。
长春、万春两宫的美人,包括沈寒梅三人,说白了,都是“妾”
。
哪怕有“妃”
的名头,诞下皇子也是庶子。
如帝后不谐,倒还罢了。
帝后恩爱,何必横插一脚,说什么雨露均沾。
万一再出个万氏,哭都没地哭去。
今上还有几个美人,先帝可只守着皇后一人。
朝臣上疏时,太皇太后可说过什么?
太皇太后和太妃都是厚道,没用太硬的话刺人,只略微提点两句。
张太后心下品味,以己推人,终究息了心思。
三位长辈撒手不管,年轻的小夫妻琴瑟和鸣,比翼并蒂,恩爱非常。
唯一的问题是,小皇后的扑倒计划很成功,或许是太成功,年轻的正德皇帝渐有“夫纲不振”
的苗头。
宫里的说法总是文雅些。
换成民间俗语,三个字:怕老婆。
太皇太后和太后不发话,朝中大臣也没立场发言。
有几个不开眼的想蹦跶,被内阁一巴掌拍下去。
天子的家务事,用得着旁人操心?
什么怕老婆,此乃凤凰于飞,帝后恩爱!
再蹦跶,是不是想去朔北喝风?
内阁下狠手抽嘴巴子,众人立即偃旗息鼓,再不敢出声。
所谓怕老婆的传统,古已有之。
武将不论,文人之中着实是不少。
六部九卿,三四位都是同道。
见天子也是如此,难免生出戚戚之感,从某个奇怪的角度,开始君臣相得,互相理解。
每日上朝,面对群臣目光,朱厚照稍感奇怪,却没往心里去。
内阁三人嘴角抽抽,也不会提醒。
谢丕顾晣臣即将出使,对朝中的变化并未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