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网

第137章(第2页)

可如果欧盟真要铁了心地禁,万物集团有招架之力吗?

没有。

甚至一点胜算都没有。

她能做的,只能是用舍弃欧洲60%市场来送欧盟政-府一场‘剧痛’。

她相信,好的产品,能够留住消费者的心。

至于别的,只能听天由命了。

——————

将她对海外事业的调整意见发给万物集团的海外事业部,陶娇杏立马就在万物集团内部开启了新一轮的改革。

唯有不断改革,保证万物集团的技术先进性、对市场的敏锐感知度,这样才能保证万物集团不被时代的车轮碾碎成灰。

陶娇杏反省了一下自个儿,她在追寻先进技术的途中,已经忘记了初心。

她当初建‘东北牧场’的目的,可是要为全国人民的喝奶安全保驾护航的,建渔获食品厂也是,怎么现在就忘了那些偏远落后地区了呢?

她知道非洲兄弟们消费不起万物集团旗下的中高端产品,可是在国内,消费得起那些中高端产品的人也不多,大多都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以及一些内陆的城市。

万物集团在乡镇的销售量主要还是靠食品类和一些基础日化品撑着,电子产品根本卖不动。

“要是能把乡镇市场挖掘出来,作为承接这些原本打算流入欧洲市场的产品,那万物集团的燃眉之急就解了。”

陶娇杏心道。

可燃眉之急之所以叫燃眉之急,正是因为急到火烧眉毛了,根本不会留给万物集团开发国内乡镇市场的时间。

更何况,想让乡镇人群也消费得起产品,首先得让乡镇人群兜里有钱了,收入提高了,不然一切都是空谈。

没钱拿什么消费?拿草纸吗?

陶娇杏在纸上写下了‘助农’二字,心里也有了一个大致清晰的想法——去首都一趟,看能不能把供销总社买下来。

供销总社如今在市场中的存在感越来越低了,虽然还没倒闭,但营业额已经低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哪怕是在乡镇,大家也喜欢去林立的小卖部等购买东西,毕竟那里东西时髦、花样多,价格也不会比供销社贵多少……

回想当初,‘特级奶粉’想进供销总社,还得排队等指标等名额,哪怕有首都国贸大厦的背书也不能插队。

那会儿的供销总社多高高在上啊,如今却是几乎就靠着销售万物集团的产品维系日常收入了,这还是因为万物集团没开拓批发零售渠道,国内的食品、日化以及种子销售都是交给供销总社去统筹统分的。

陶娇杏打算往首都一趟,争取能把供销总社从国营企业买下来,变成万物集团的一份子。

借助供销总社在全国的‘供销网络’来开展助农计划,遴选各地的优质经济作物以及家禽家畜,召集万物集团内部的专业人才去各地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做一整套面向全国各地的‘助农方案’出来。

烟市的苹果好,那就利用供销总社大收特收烟台的苹果,并推进苹果种植与收获的科学化、现代化,争取让烟市全境的农民都能靠着种苹果发家致富,起码得买得起‘明月手机’。

怀山的铁棍山药好,那就在怀山当地建设铁棍山药加工厂,新鲜的山药卖给附近的,距离太远的地方运过去担心变质,那就做成山药干或者是山药汁、山药饮料、山药牛奶,好东西值得走入千家万物,值得走上全国人民的餐桌。

……

华夏大地,地大物博,哪里没有点好东西?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