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在青罗峰中所见绛石苏,那时受了风雨,一枝几近断裂,自己与它细细扎好,不知此时如何。
忽然脑中闪过一念,忆起当日在清漪枕下,见自己所赠玉佩并一段月白布片,那段月白布片与自己那时扎于绛石苏花枝上之物,甚是相似,莫非她亦去过那里?
又想起那日榆儿所言:“清漪姐姐是绛石苏花,戴绛石苏花,榆儿是小狐狸,就戴小狐狸。”
初见榆儿那日,那些桌椅案几,不过是些寻常之物,她竟似从未见过一般。
想她来去无踪,所来往者皆非凡人,若榆儿所言为真,她莫不是……
如此思来不觉心有所动。
当下出了柳府,骑上马背,径直出了城门,往青罗峰方向骑去。
青罗峰距离慕州不过一千多里,柳默昼夜兼程,三日便至。
一路细想来,她所描所绣皆是绛石苏花。
前次说起要至青罗峰取这绛石苏时,她容颜大变,想是大有渊源。
上得山来,按记忆中方向,一路寻来。
然而山路难行,又兼青罗峰险峻非常,他疾行三日,已是人困马乏。
好在他随了方伯修习之后,修为大进,倒还无妨。
只是前次来时,不过是追赶而至,并无固定路线,此时亦无处找寻。
走至夜间,一无所获,只得生了火,歇于树下。
待天色微亮,又开始摸索找寻。
然而寻了一日,只是在山中打转,遍寻无获。
所幸山间有一溪水,甚是清澈,又猎了些野物充饥,尚能过得。
如此又寻了三日,这日远远见一株雪松,足有十数人环抱之粗,不禁大喜,那时亦有一棵这般粗细的雪松立于那大石不远处。
便往雪松处走去。
到得雪松近处,果见一块光滑宽阔的大石,旁边正是上次所见绛色梗翠绿叶片的绛石苏。
柳默走近那绛石苏,细看上次断裂之处,已然长好,不见痕迹。
当日所包扎的月白布片已无所踪。
然而环顾四周,只有山风习习,一山青翠,毫无人影。
柳默立于那大石之上,放声喊道:“清漪,我知道你就在这里,……清漪,你出来……”
然而,只闻山间回声阵阵,并无一人回应。
柳默颓然坐倒在那大石之上,心中道:“难道是我错了?她并不在这里吗?还是,她仍躲在哪里不愿出来与我相见?”
天色渐渐昏暗,不久夜幕铺下,柳默仍只呆坐在大石之上。
先前抱着一丝希望,定要寻到这绛石苏,是以还喝些水,猎些野物补充体力。
如今既已寻到,仍是毫无清漪音迹,只觉天地茫茫,无所适从,呆坐于石上,水米不进。
三日后,夜间忽然雷电交加,风雨大作。
柳默不去那雪松下躲避风雨,却立于那绛石苏旁,挡在风口,又解下身上衣衫,用手撑住,遮于上方。
直至晨光初现,风雨方收了势,那柳默便如此立了一夜,见风住雨停,便收了衣衫,仍回那大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