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村里的日子更加艰难。
絮儿腰背挺直,两眼放空,众人抱怨咒骂的声音并未过耳。
咒骂麻六及他那帮子闲汉,已经成为上河庄的心神良药,力量来源。
隔三差五就要有一遭,翻来覆去都是那些话,絮儿都听腻了。
“石爷爷,为啥没想过去找薛家人当面问问清楚?麻六不就是个跑腿收租的么?”
絮儿的话让人群静了一会儿,转而又三人一群,两人一伙说起别的。
石罗锅倒是给她简单讲起旧事。
“这个麻六啊,原来是薛家大公子的人,那也是个好少年,可惜早夭了。”
如絮儿一样不了解的都支起耳朵细听,其他几个就算知道,也是一点传言,遂小院里只有老者语缓慢,讲述着一段过往。
“东家中年丧子,很是消沉。
家大业大的薛大东家,突然没了后继之人,薛家族里就动心思算计。”
丁小枣问:“为何说是算计呢?不是本家么?”
顾云拂她一下道:
“别插话,要么听着,要么睡去。”
丁小枣缩了下脖子,好在石罗锅谈兴依旧,借着她的问题就往下说。
“说是本家,早就出五服了,大东家心善,当年见他们可怜,便时常帮扶。
大公子一死,全族都来吊唁,里里外外没少操持。
百日祭过后,族里送过来好几个男娃娃,一茬又一茬,有刚断奶的,也有启蒙识字的。”
石罗锅喝下半碗凉水,看一眼月盘初悬,便讲得详细两分。
薛贵信夫妇最终还是留下两个五六岁的孩子在身前,这份家业既然无人相赠,不如就养两个孩子悉心教导,既能为他们养老送终,也能有人给儿子的坟头理一理杂草。
一个叫学良的老实敦厚,认做养子,还有一个侄儿叫薛寻的,日常也跟着学习打理事物。
随着孩子们见长,羽翼渐丰,兄弟相争之局无可避免。
絮儿躺在自己的破草席上,想着麻六不过是个薛家外围小人,倚仗些旧情,避着东家私下捣鬼也不是不可能。
薛家那两个还不到撕破脸争夺家产的时候……还是给麻六来个釜底抽薪吧。
翌日天明,絮儿照常跟着村邻去山中找蘑菇。
秋季干爽,山间杂草与松针下藏着一丛一窝好物。
进山的多是连背带提,只盼着一趟辛苦能带更多吃食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