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气氛凝重而庄严。
皇上慕容轩高坐龙椅,目光威严地扫视着阶下众大臣,缓缓开口道:“此次江南水患,幸得林丞相之女林芊芊挺身而出,此女率真果敢,聪慧过人,有勇有谋。
其被困山匪之手,非但未慌乱失措,反而思得奇策,竟说动山匪参与治水,且令其改邪归正,实乃大功一件。
如今山匪既已有意招安,众爱卿意下如何?”
话音落下,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
一位白苍苍的老臣率先出列,捋了捋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老臣以为招安之事需慎之又慎。
虽说此群山匪此次参与治水,然其本性难移,难保日后不会故态复萌。
若轻易招安,恐给朝廷带来隐患,且江南百姓历经水患,人心惶惶,若安置不当,恐再生事端。”
一位中年武将紧接着抱拳启奏:“皇上,末将却有不同看法。
林姑娘此举既已让山匪有了向善之心,若朝廷能妥善安置,给予其正途,使其为朝廷效力,必能彰显陛下之仁德,亦可为朝廷增添一份助力。
且江南水患初定,百废待兴,正需人力物力,这些山匪若能招安,可令其参与重建,将功赎罪。”
又有一位文臣站了出来,微微躬身道:“陛下,臣以为招安可行,但需设立严苛条件与监管机制。
可先将其收编,分散安置于各处军营,严加训练,使其逐步融入朝廷军队。
同时,派遣能臣监督,一旦有不法之举,立即惩处,如此方能确保招安之后无虞。”
众大臣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或担忧风险,或看好招安前景,皆为朝廷江山社稷与江南百姓之福祉考量,慕容轩则坐在龙椅上,神色凝重,认真聆听着每一位大臣的意见,心中权衡着利弊得失,思索着应对之策,以期寻得一个最为妥善的解决方案,既不辜负林芊芊的一番努力,又能保障朝廷与百姓的长治久安。
此时皇上眼神瞥向林臻轩,“林丞相,此事你怎么看?令千金在此次事件中居功至伟,想来你对此招安一事也定有诸多考量。”
林臻轩微微躬身,向前迈出一步,双手恭敬地抱拳行礼。
他先是谢恩道:“陛下谬赞,小女不过略尽绵薄之力,实乃陛下洪福齐天,方能让江南水患得解,山匪亦有归善之心。”
而后,他神色凝重却又透着几分睿智地说道:“陛下,老臣以为招安之事可成。
小女既已与山匪周旋多日,深知其心性与诉求。
此群山匪虽为草寇,然今次治水期间亦展现出可为所用之勇力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