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人数即使再少,也有热衷于哲学的人。
坐在前排靠右的那个年轻的小伙子,就是一个哲学迷。
他并不起色,甚至相对于其他同学而言,他内向、羞涩和自卑。
他有点阴郁,远远看他黝黑而又消瘦的脸上却有着儒雅的书生意气,而他身上弥漫着另一种迷人的气质,耐人寻味。
观察细致一点,他的头是自然卷的,眼神很专注,鼻子上方架着一副黑框方形的眼镜,他的嘴唇曲线很美。
他沉溺思考,他的思索就像泛滥的洪水,漫过学术的边缘侵入到异国他邦。
周游世界之后,他从无奈中苏醒过来,继续听教授的讲座。
其实大多数同学都是去打时间的。
放眼望去后排,有人趴在桌子上睡觉;有人窃窃私语,甚至谈情说爱;有人埋头看书;有人玩纸牌、玩手机;有人谈论假不正经的故事;还有人把讲堂当成了零食天堂——巧克力夹心饼干、原味奶茶、草莓味雪糕……在神圣的讲堂上做出诸如此类不雅的动作,这是一种可耻的行为,也是对文化和思想的蔑视。
相比之下,林健杭是众人公认的“好好先生”
,他正直善良,在课堂上专心听讲,最起码他不会扰乱课堂秩序。
别看他老实巴交,骨子里却是放荡不羁、崇尚自由和真理的人。
蔡教授扶了一下金丝眼镜,继续说:“世人对尼采毁誉有加,大起大落。
在纳粹眼里,尼采是军国主义者、反犹太主义者;在自由主义者眼里,尼采是个人至上主义者;在固守传统人的眼里,尼采是一个破坏者,他主张用锤子敲碎一切偶像和传统;在虔诚的宗教人士眼里,尼采是一个危险的离经叛道者。
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说:‘尼采是最后一个形而上学者,传统的形而上学在尼采那里终结了。
’”
场下引起了一阵短暂地哗然。
蔡教授把目光转移到学生身上,接着说,“好,现在有哪位同学可以说说伟大哲学家尼采的生平?”
一阵沉默,他哆哆嗦嗦举起了手,站起来紧张地回答:
“据我了解,尼采出身于宗教家庭……”
他咽下一口唾沫顿了顿,说:“据说他的祖先七代都是牧师,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他学会说话很慢。
他老是用严肃的目光注视着一切,牧师们很喜观这个沉静的小男孩,喜欢带着他一起散步。
在尼采四岁时,他父亲不幸坠车震伤,不久就去世了。
这件事将他完全震慑了,两年后他的弟弟也去世。
后来他获得了小牧师的称谓。
自从这时起围绕着他周身的都是女人——母亲、妹妹、袓母和两个姑姑。
后来,尼采生活在一片祥和平静的气氛中。”
他的心怦怦地跳,他太熟悉尼采了。
蔡教授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乳臭未干的小伙子,投来赞赏的眼光:“这个同学回答得不错,对尼采有很多了解。”
“你叫什么名字?”
蔡教授问。
他微笑,羞涩地回答:“林健杭。”
喜欢他们身边的人请大家收藏:()他们身边的人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