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弃了凉州,明日就祸及雍、宁,莫非还要提议再丢雍宁二州
之后的几天里,北宫伯玉劝降边章、韩遂、马腾。
见其装备精良,选择再次收编,凉州之地再无对抗之力。
形势愈发危险,边章、韩遂、马腾不仅仅是朝廷官员,而且熟悉凉州事务,有他们做幕僚向导,凉州之乱不断的扩大,影响整个凉州之地,危逼雍、宁。
不久之后,朝廷命大司农张温为左车骑将军,带马步军4万人。
屯骑校尉鲍鸿,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谏议大夫夏牟各带兵6000,随张温出征。
大军过雍州,进入凉州之后,补给变得异常困难。
还巧合的,行军途中撞上了敌军。
大军相撞,双方各自拉弓射箭迎敌。
但很快就落了下风。
这倒不是朝廷军队实力不够,而是对方清楚的知道你的装备和力量,早已备好了,换更强的硬弓,备战待敌。
北宫伯玉的羌族军队,几乎每个战士能拉二、三石的强弓,个别强者,可开四石之弓。
威力和射程,远胜出征军队。
张温带队撤退及时,又备有盾甲保护,才没有酿成更大的伤亡。
此地狄戎之人混杂并居,风俗不同,人情难变。
再加上这里汉人百姓,本来就稀少,还有一部分,甚至融入其中,发生半胡化。
各羌部落人数谈不上多,本身还处在一种半游牧半奴隶的状态。
而部落中,也非铁板一块,以地缘来说,就有不少散落的分支族群,他们以血缘为纽带,崇尚名望贵族。
不同姓氏族群间,也相互攻伐。
能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除了这些事实因素外,如汉朝军力衰退,政治腐败等。
其实这些地方都没有得到好好的治理,未来富饶的巴蜀之地,因道路不便,为官者都避之不及,
南方之地,在眼中去了便是埋骨异乡。
再南之地,便可称其为岛夷、楚蛮等。
更何况纷乱不绝凉州呢
另一个原因,东汉朝廷有时候,会将州县内徙,当地百姓就算不愿意,也必须迁徙,不然受到发遣之苦。
自身家产得不到保护,还要受流离失所,人心怎么安定待朝廷平定乱局之后,再把州县恢复,而已经被迫安定下来的百姓,早已经成了新家,不会回去了。
羌人后汉形容他们堪暑耐寒,同之禽兽。
身体强壮,但文明程度比较低
张温和他麾下的人不懂得和当地人相处,一时半会儿笼络不了人心。
相比之下,北宫伯玉是推举而出的羌人的代表。
马、韩、边等人是当地的官员、大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