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成迫不及待地给大哥杨明功送去了两坛。
宜竹还用酒糟做了甜饼,结果一家人吃得晕晕乎乎的,当晚睡得格外深沉。
酒存放一段时间后,杨明成便托大哥帮着销售。
这个时代既有官酿也有私酿,朝廷也大力鼓励民间私酿,私家酿酒盛于一时。
长安城附近是“百家立灶,千村飘香”
。
不过,私酿比起官酿的水平大体还差很多,质量参差不齐,价格自然也便宜许多。
宜竹酿的酒就卖不上高价。
钱是赚了一些,可并不像她想像中的那么高。
宜竹觉得自己酿的酒虽不能和五粮液攀比,但也不该卖得像二锅头一样便宜吧。
她思来想去,觉得自家的酒还是缺少品牌效应。
如果她的酒能得到哪位善饮名流的青睐就好了。
古代的名人效应比现代的广告还有效果。
接下来的时间,宜竹一边尽力提高酿酒技术,一边暗暗探访那些大秦的名流都在哪儿聚会。
同时她也为酒取好了名字,就叫曲江春。
杨镇伊很快就给她带来了最新消息,最近长安城有名的“诗仙、酒仙”
李清仙要在望江楼宴请朋友。
他的朋友几乎都是文坛巨将,在大秦颇有盛名。
杨宜竹觉得机不可失,她当下就决定那天要去望江楼蹲守,望江楼是长安屈指可数的大酒楼,出入的都是官宦名流、富商大贾。
像宜竹他们这样的人家一般不曾去过。
当宜竹一和哥哥提出这个建议,杨镇伊顿时激动得两眼放光。
不过,下一刻,他的眸光又迅速黯淡下来:“你想得倒挺美,可咱们去不起。
据别人说那里一碗汤饼都要几十文,够咱们家吃好几天。”
宜竹突然想起当初自己在五星级酒店吃了二百块一碗的牛肉拉面的事了,她不禁一阵肉疼。
可疼归疼,这次还是要去的。
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不管成不成,她都要去试试。
只要能把自己的酒提上知名度,她以后就算不能财源滚滚至少也能涓涓不断。